2016年,是醫療改革風起云涌的一年,國務院、國家衛計委等部門相繼頒布多條政策法規,在醫療政策改革的推動下,醫療行業正步入規范的快車道。在2016年行將結束之際,作為醫療媒體的領跑者,《醫學界》根據醫生、醫院、醫保和醫藥四大塊,梳理出最具行業影響力的12個醫療政策,內容如下。2016年,涉及到醫生執業方式改革(規培、執考、???、學制改革)的政策頗多,此外關于職稱評定、薪酬制度改革、醫生集團,以及萬眾矚目的去編制改革,也都紛紛出臺。
(1)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出臺
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健康中國建設,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編制和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醫學界》快評: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綱要》為今后15年里的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布局指明了方向。這也是建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從這份文件中,我們看到許多非常重要的信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件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將實現醫生自由執業提上了日程。不僅如此,期待已久的軍隊醫院改革,也被提上了國家日程。
(2) "去編制改革”遭遇“暫緩”
1月26日,國家衛計委發布《2016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
文件指出,將深化編制人事制度改革,會同中央編辦開展公立醫院編制管理創新研究,逐步實行編制備案制。一時間,“公立醫院去編”的消息在醫療界迅速蔓延。然而到了11月份,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態:“不納入編制管理的相關文件尚未出臺,為此,后續的人事管理的銜接辦法也暫時沒有辦法做?!边@就意味著,部分事業編“退編”將暫緩。
《醫學界》快評:新醫改以來,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公立醫院醫療體制下的核心供給端,也面臨著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是醫院“去編制”,已經成了當前醫療圈最熱的話題之一,圍繞去編利弊的爭議一直在進行。隨著當前醫生薪酬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未來公立醫院逐漸取消編制,已經是大勢所趨??梢灶A見的是,未來的15年內,將會有數以百萬的醫務人員“沒編兒”了。
(3) 放開醫生多點執業、自由執業被提上國家日程
4月29日,深圳衛計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通知》/11月15日,天津衛計委發布《天津市醫師區域注冊暫行規定的通知》
深圳醫生多點執業出新招。自5月1日起,深圳注冊醫師多點執業將無需經過第一執業地點審核同意,并鼓勵深圳市外中級以上注冊醫師來深執業。在后來的11月15日,天津衛計委也發布《天津市醫師區域注冊暫行規定的通知》。明確規定:“執業注冊后可以在任一設置與其執業范圍相適應的診療科目或業務范圍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辈粌H如此,“醫師經注冊后,在其他執業機構執業,不需要辦理相關手續?!?
《醫學界》快評:公立醫院壟斷現實下,醫生多點執業會很難,是一個長期斗爭的過程。多點執業等醫生執業方式的改變,尚有不少藩籬亟待破除。但隨著前不久《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首次將自由執業提上了國家日程??梢灶A見的是,未來15年內,醫師自由執業將有可能落地,這要比多點執業更加徹底。但需要一個修法的漫長過程。
醫院
公立醫院屬于醫改的“大頭”,公立醫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關乎醫改成敗。2016年,公立醫院改革持續推進,從去行政化、院長年薪制,到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再到準入制度改革,逐步放開社會資本辦醫等方面,都動作不斷。
(4)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
11月8日,中辦國辦轉發《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
公立醫院改革一直是醫改的一個重點和難點。2016年9月5號,國家衛計委和財政部出臺的《關于做好2016年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雖然也提到了公立醫院改革,但整體還是避重就輕。而此次《意見》則一反常態,數千字內容提及“醫院”達40處,提到“公立醫院”的字眼也多達25處,并且在涉及醫院改革的諸多領域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醫學界》快評:《意見》中釋放出來的訊號可以預見,接下來公立醫院去行政化、院長年薪制等實質性動作,將全面展開。
(5)醫療服務價格改革
7月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于印發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日前發出《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兑庖姟访鞔_,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分類管理,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落實市場調節價政策。
《醫學界》快評:價格一直是制約醫療體制改革的一個瓶頸,要解決以藥養醫的問題,就必須用醫療服務價格作為補償。只有這樣,公立醫院的改革才能真正破題。
(6) 軍隊醫院改革被提上國家日程
10月25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期待已久的軍隊醫院改革,提上了國家日程。根據文件精神,具體做法是“推進軍隊醫院參加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納入國家分級診療體系工作”,部隊醫院移交地方已經是箭在弦上。
《醫學界》快評:軍隊醫院改革有利于社會合理分配醫療資源,還可有效促進地方的醫療競爭,推動醫療人才市場化進程??偠灾?,部隊醫院的改革,對于部隊醫院乃至整個醫改來說,都將是重震。
(7) 醫院向患者公開全部病歷
8月25日,深圳通過《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
條例在保障患者的權益上做了細化的規定:規定患者或者其代理人有查閱或者復印、復制病歷的權利。需要查閱或者復印、復制病歷的,對已完成的病歷,醫療機構應當在正常工作時間六小時內提供查閱或者復印、復制服務;未完成的病歷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醫學界》快評:醫患糾紛的產生,很多時候源于醫患雙方信息的不對等。要求醫療機構向患者公開全部病歷,有利于保障患者知情權,亦有利于提升患者對醫療機構的信任度,促進醫患雙方的相互溝通、相互理解。
醫保
2016年,居民醫保政策有了新變化,各省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了最新城鄉居民醫保政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三保合一以及商業醫療保險的快速增長,醫療保險領域也是政策頻出。
(8) 從“兩保合一”到“三保合一”
1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
《意見》要求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兩項制度合并,并明確提出“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意味著“兩保合一”的塵埃落定。7月份,福建宣布全面推行三保合一體制,并在全省實現覆蓋。一直備受期待的“三保合一”步入實踐階段。
《醫學界》快評:“三保合一”的困難在于三者分屬兩部門管轄,其中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主要由人社部統管,而新農合則屬衛計委管轄。而福建則“大權一統”,將涉及到醫療衛生領域智能由省醫保辦專門負責,巧妙地解決了“三保合一”的難題。簡單來說,合理解決三保合一管理權的歸屬問題,進度將邁出一大步。
(9)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1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6月29日,人社部印發《關于積極推動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的指導意見》
人社部《意見》提出積極探索發揮醫保在醫改中的基礎性作用,發揮醫保對醫療服務的外部制約作用,促進醫療、醫藥體制機制改革?!兑庖姟访鞔_指出,要把支付方式改革放在醫改的突出位置,發揮支付方式在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與公立醫院改革、價格改革等各方聯動,發揮醫保支付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激勵約束作用。
《醫學界》快評:制定科學的醫保藥品支付政策,是未來解決藥品價格領域諸多問題的關鍵。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成為政府當前工作重點。要從根本上遏制我國當前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只有通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將原來的按服務項目付費改為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
醫藥
從藥品零加成,推動醫藥分離,到準入制服改革(藥品審批制度、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以及醫保名錄、兩票制等方面,2016年,涉及到“藥”的醫改政策也是接連不斷。
(10)兩票制(一票制)
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
文件明確醫改試點省份要在全范圍內推廣兩票制,鼓勵一票制,醫院和藥品生產企業的直接結算貨款,藥企和配送企業計算配送費用。
《醫學界》快評:當前,醫療機構的改革,重心在于破除掉以藥養醫的機制。在醫院和醫生的利益受損時,推出兩票制,既降低了藥品價格,又維持了醫院的良性運轉,還不用增加財政投入,可謂一舉多得。兩票制在醫藥流通領域的推廣必將加速行業洗牌。
(11)中醫藥發展列入國家戰略
2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
中醫藥的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未來十五年我國中醫藥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是新時期推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同時提出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12月6日,國務院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再次指出國家對于中醫藥事業高度重視。
《醫學界》快評:《規劃綱要》的發布,標志著中醫藥發展已列入國家發展戰略。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和老齡化的加劇,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日益擴大的現狀迫切地需要我們要加強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
(12) 調整醫保目錄
9月30日,人社部發布發布了《關于<2016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此次藥品目錄調整分為藥品調入和藥品調出,調入藥品重點考慮臨床價值高的新藥、地方乙類調整增加較多的藥品以及重大疾病治療用藥、兒童用藥、急搶救用藥、職業病特殊用藥等;目錄內原有的藥品,如已被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應予調出目錄;存在其他不符合醫療保險用藥要求和條件的,經相應評審程序后可以被調出目錄。
《醫學界》快評:這是自2009年調整時隔七年,國家再一次啟動了醫保目錄的調整。醫保目錄的調整,將對藥品市場布局和營銷手段進行利益重排。